本文指导专家:
心脏中心主任 任艺虹
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心血管内科各种疑难病症、急危重症以及常见病、多发病都有丰富诊疗经验和良好治疗效果。
目前主要从事冠状动脉、肾动脉、锁骨下动脉的介入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血栓、血压、血糖、血脂的综合调控,和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心肌保护等综合治疗,以减低冠心病发生、发展和冠状动脉缺血事件复发的风险。
38岁,女性,急性心梗,这三个关键词,构成了一个惊险的“故事”。在分秒必争的救治过程中,每一步都决定了生与死两种结局……
反应迅速 判断精准
症状典型的早期急性心梗
8月19日夜间,高某(化名)无诱因突发胸痛一个多小时,疼痛感向后背部及双上肢放射,同时还伴有心悸、出汗、双上肢疼痛麻木,情况紧急,高某便立即赶到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急诊就诊。
急诊科张倩倩医生立即安排高某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召集心脏中心会诊。心电图结论提示下壁导联ST段轻微抬高,虽然尚未形成透壁性心梗,但患者的胸痛症状明显,结合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3年未干预,断定患者大概率是急性心梗发作。
急诊科一边联系启动胸痛中心绿色救治通道,一边迅速开出心梗四项、生化、凝血四项、 快速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测定等检查,予以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负荷量治疗,充分做好完善的术前准备。
处置规范 救治有序
患者多次意识丧失 情况凶险
急诊科“一键启动”抢救流程,通知心内科介入团队,并且把心电图传到导管室,负责介入治疗的医护人员就会先行赶到导管室准备手术。
患者从急诊直接送至导管室。从19:52出心电图,20:33启动手术,整个过程仅41分钟。
患者送至导管室时,一切术前准备已就绪。由于患者情况危急,心脏中心任艺虹主任团队将手术有序分段进行,首先观察心电图判断为右冠问题,决定先为高某紧急行右冠造影。果然,造影结果和预想的一样,右冠中远段完全闭塞。
(术前:右冠中远段完全闭塞)
右冠造影刚结束,患者高某突然意识丧失,血压、心率下降,心电监护示室颤波形,凶险的“敌人”来了……
急性心梗合并室颤是引发心脏骤停猝死的常见因素之一。致死快,抢救难是室颤的可怕之处。
心脏犹如我们身体的发动机,正常的心脏跳动是非常有节律的,可以把血液从心脏泵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当急性心梗合并室颤发生时,心室肌失去整齐收缩的能力,室颤时没有心脏有效射血,血液循环停止。如不治疗,3-5分钟之内就会死亡。
“立即给予电除颤、胸外按压,给予多巴胺升压、阿托品提升心率、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
此时的救治是以“分秒”来计算的,耽误一分钟都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心脏中心梁大航医师、宋飞医师迅速做出反应,展开抢救。如此3个循环之后,患者终于意识恢复,血压、心率回升。
医生迅速有力的决策为第一时间开通闭塞血管赢得了时间。患者高某恢复意识后,两位医师当机立断,“马上针对右冠病变血管行支架治疗,待血流动学相对稳定后再行左冠造影!”
从右冠造影开始,到电除颤抢救3次,再到导丝通过右冠中远段闭塞血管送至右冠远端,整个过程用时仅32分钟。
最后于右冠中远段串联置入2枚支架,多体位复查造影未见残余狭窄,TIMI血流3级。手术顺利结束,术后返回CCU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术后:前向血流TIMI3级)
术后继续予双联抗血小板、调脂稳定斑块、抑酸护胃、改善心肌缺血、抑制心室重构等治疗,8月28日,高某症状缓解,病情相对稳定,已准予带药出院。
团队协作 通道顺畅
胸痛中心救治能力获认可
急性心肌梗死,越是年轻患者往往越凶险。
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心脏中心任艺虹主任介绍说:“这位女性患者38岁,从心肌梗死到出现室颤症状,过程很短。电除颤之后,如果不能尽快开通血管、恢复心脏供血,很容易再次室颤,那将是致命危险。所以,任何人一旦感觉有剧烈的胸部疼痛,一定要立即到医院就诊,由专业的医生来对症处理。”
患者能得到有效救治,快速高效是关键。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 环环相扣的抢救过程中没有丝毫的时间浪费。无缝衔接、规范处置、及时治疗、全力抢救一场生命接力的故事诠释着医护团队的精诚协作。
同时,此例凶险患者及时、成功的救治案例,展现了我院胸痛中心精准的识别能力,良好的救治水平,为患者打通了一条快速、规范、高效的绿色生命通道。
每天多懂一点>>>
什么是急性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脏血管阻塞,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急性坏死,是最危险的急性胸痛之一,被称为心血管疾病中的“头号杀手”,急性心梗可以并发室速、室颤、心源性休克,甚至心脏破裂,是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
一般来说,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是胸闷、胸痛,严重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心慌、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部分患者可能还表现为伴随胸闷胸痛发生的牙痛、肩背部疼痛、上腹痛等。
每天多懂一点>>>
对急性心梗的误区?
关于心梗急救的常见误区:
1、发病后就医延误,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有些患者在急性胸痛发作想“挺一挺”,有的夜间发病的患者选择熬到天亮再去医院,有的老人选择等孩子下班回家再送医院……多种原因导致许多患者失去了抢救的最佳时间。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救治时间为发病后的2小时,俗称“黄金120分钟”,若能在120分钟内打通堵塞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绝大多数心肌可以免于坏死。
2、发病后不拨打120而是自己去医院看急诊。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早期随时可能发生心脏停跳而死亡,因此,切勿自行开车或搭车到医院,一定要在发病后尽快拨打120,静卧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等待救护车到达现场,能够实施紧急救治,对于在转运途中的突发病情变化时,救护车上有急救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可以及时应对抢救。
3、患者或家属对手术决定不快速果断,导致决策延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应争分夺秒地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尽快行急诊PCI治疗,这是打通堵塞血管的有效手段。
然而,许多不知情的家属延误在签字环节,即使救护车和医院想尽一切办法节省中间环节、不用挂号、不用办理住院手续、不用预交住院押金,实现先救治后收费,把患者送进了导管室,但患者或家属仍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导致白白浪费了早期关键的救治时间。
每天多懂一点>>>
急性心梗为何年轻化?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改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趋于年轻化,以下几类年轻群体要特别注意:
1. 有明确的心血管病家族病史的人群,如患者直系亲属有早发的急性心肌梗死病史;
2.有不良的生活习惯的人群,如熬夜、吸烟、酗酒;
3.精神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血管调节能力低下的人群;
4.长期口服避孕药的人群,雌激素分泌紊乱,失去雌激素对血管的保护作用;
5.代谢综合征患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心血管病易患因素。
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是通过多个科室合作,依据快速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对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不仅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ACS(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能力,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危险或者避免心肌梗死发生,并准确筛查出肺栓塞、主动脉夹层以及ACS 低危患者,以减少误诊、漏诊及过度治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是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019年7月,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为把握黄金救治时间,丰富救治手段,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胸痛中心充分发挥枢纽功能,创新区域协同救治和转运机制,建立上送三级医院,下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心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与距离最短三甲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痛中心签订病人转运协议,快速对接,优先处理。
同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协作协议,建立微信工作群,指导社区医生实时识别和处理社区就诊的胸痛患者,并开通绿色通道,对社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影像诊断和后续治疗。
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开展胸痛中心建设工作以来,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规范诊疗通道,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为苏州本地百姓危重症急救做出巨大贡献。
让我们一起回顾在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胸痛中心上演的那些“生死时速”
点击图片进入相关服务
咨询热线 0512- 8083 8800 |
门诊时间 08:00~12:00 13:00~1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