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陆珏 通讯员 陈佳慧)一般情况下,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手术都需要通过CT成像合成患者心脏模型,但是对于复杂特殊的心脏结构,CT成像提供的信息未必能满足手术需求。而三维超声就像手术医生的第三只“眼睛”,可以实时准确获知心腔内的情况,使用安全。近日,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哈特瑞姆心脏中心成功开展了一例三维超声导管射频消融手术。
据了解,这名患者今年56岁,四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出现主尖瓣和二尖瓣的损害,进行了外科手术,术后并发房颤、房速、房扑等多种复杂的心律失常,每天长时间出现持续性的胸闷、心慌,运动量和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后患者奔赴多家医院,前后进行三次导管射频消融手术,都以失败告终。
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哈特瑞姆心脏中心主任蒋晨阳教授介绍,患者这种心律失常是由于外科手术造成的,如果再次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显然不合适,只有通过心内科的导管消融方法来治疗。然而,心脏外科手术让患者的房间隔、左右心房留下了疤痕。日积月累,这些疤痕会发生挛缩,从而使患者的整个心脏出现变形,这就导致医生从患者右心房穿刺到左心房的难度增大。这也是患者之前三次导管消融手术没有成功的主要原因。
如何突破这一难关?蒋晨阳教授在术中打破传统,借助三维超声影像,这样不仅免除患者接受射线辐射,医生还能更立体清晰地看清患者心脏结构,从而一步到位,成功穿刺到病灶所在的左心房。尽管疤痕使左心房产生挛缩,给医生操作带来相当难度,蒋教授还是凭借丰富经验,用大功率和高温进行消融,治疗了患者的心律失常。
蒋晨阳教授介绍,心腔内三维超声导管技术对介入手术中心脏血管的结构能提供准确成像,对操作有精准的定位,可实时指导介入诊治过程,且没有放射性,在手术过程中可以全程使用。
心律失常是一个从阵发性过度到持续性的病症。“由于长期的耐受,在此过程中患者胸闷、心慌、心跳加速的症状有时会产生‘缓解’的错觉,让患者误认为是病情得到好转。其实这个阶段往往是很危险的,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蒋晨阳教授提醒市民,一旦有房颤、房速、房扑等心律失常表现,应及时积极治疗。
日前,“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哈特瑞姆心脏中心”正式成立,来自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的全国知名心脏专家“扎根”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定期坐诊,有需求的市民可前往PC加拿大网站下载1楼门诊服务台进行约诊(带好病历和既往检查资料),或通过该院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和报名。
据介绍,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是我国心脏病学领域的专科医生集团,核心成员均为全国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心脏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的一线专家,覆盖心脏疾病的各个亚专业,每年完成心脏手术过万例。